2020年6月22日,北京發布《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(2020-2022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強調要推動“互聯網+”物流創新工程,推進現代流通供應鏈建設,鼓勵企業加大5G、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商貿物流設施的應用,支持相關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,發展共同配送、無接觸配送等末端配送新模式。同時提出,要綜合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IoT智能感知、區塊鏈、軟件定義安全、安全虛擬化等新技術,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評估體系建設,整合形成統一的新型安全服務平臺。涉及到的領域,包含車聯網、智慧城市應用、智慧產業、制造業供應鏈等諸多行業。
2020年6月24日,河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,印發《河北省智慧物流專項行動計劃(2020-2025年)》。《行動計劃》提出,要推進倉儲設施智能化改造、推進智能共享倉建設、優化倉干配一體化布局網絡。建設智能立體物流網絡、推動重大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、推進干支物流網絡智能化升級。打造智慧物流樞紐、建設智慧物流園區和智慧物流節點,同時,強化信貸支持力度,引導金融機構和政府性股權投資、引導基金加大智慧物流建設投入,給予智能倉儲物流項目信貸支持,開發適應智慧物流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,積極開展智慧物流專業培訓。
河北與北京專門出臺政策扶持智能物流產業,從文件到落地,每一步都顧全周到,全力支持,充分表明地方性政策支持傳統物流轉型智慧物流,已經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,傳統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任務迫在眉睫。
據《光明經濟網》報道,隨著近日我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成功上天,北斗三號的“組網”計劃全面成功。北斗定位系統作為中儲智運“四位一體”定位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已在諸多物流場景下應用多年,成為網絡貨運平臺的重要技術手段。隨著“北斗”的全面組網成功,中儲智運也將進一步提升網絡貨運平臺的價值,通過運用“北斗”定位系統,做好司機運輸途中的安全保障,做到更加精準的貨物在途軌跡與狀態監控,以精準高效的服務賦能行業發展。
從政策到技術,從互聯網、物聯網到航空航天,無不都在為物流行業服務,如果傳統物流不能順勢而進,會嚴重制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在這樣轉型升級的關鍵期,中國物流站在了時代的“風口”之上,擁抱“互聯網+”時代,異業合作,抱團取暖才能共克時艱。
當前服務于傳統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軟件,猶如雨后春筍般紛至沓來,一般客戶無法辨別哪家技術更強更優越。技術并不是拉開物流軟件差距的鴻溝,但大數據私有云、資源整合技術、全渠道城配管理卻是各家 物流軟件 服務商的“黑科技”。星河微運管理套件基于供應鏈網絡設計,集成行業專業的實踐業務模型,幫助企業解決在物流作業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。物流的“五化”——自動化、可視化、可控化、智能化、網絡化,基于云數據、智能分析、智慧調度、智能分配,全程實時在線可視化互聯互通,同時打通智慧城市系統中的智能倉庫、智能交通、智能車輛,全程掌握貨物配送中每一個環節的動態信息,實時靈活調配人、車、物的動態信息,聚合互聯網線上優勢資源,連通線下智慧型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,整合倉儲、運輸和配送信息,開展物流全程監測、預警,提高物流安全、環保和誠信水平,統籌優化社會物流資源配置,建立電子商務配送體系,正是因為星河微運有成熟的配套體系互通互享,才讓應用商客戶省時省力省心。
2703
236